制氧機的未來發展趨勢
制氧機作為家庭保健和氧療的工具,在歐美國家普及率很高。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未來幾十年,制氧機將會作為消費品進入各個家庭,成為家庭的需品,制氧機在自身發展方面也將面臨新的發展趨勢。未來幾年,家用制氧機預計會在以下個方面取得進展:
功能多樣
在功能方面,除了滿足標準中規定的性能,如氧濃度監測、累計時間、報警功能(斷電、高溫、高氣壓、低氣壓)、濕化、霧化等功能外,還將考慮美觀、適用、科學、舒 適性,比如加入遙控、定時、臭氧消毒、耳麥式吸氧等功能;另外也將滿足多場景使用需求。比如,既可以在家中使用,也可以在辦公場所、出行途中(車、船、飛機等),以及運動、娛樂場所中使用。
節能降耗
為了保證用戶能夠吸到足夠的氧量,國內家用制氧機往往采用大氣量持續供氧方式。 這種供氧方式缺點是產生大量的浪費。 從呼吸生理學分析,人正常呼吸周期的4s中只有0.7s為吸氣。脈沖供氧是指采用脈沖的方式,只在人吸氣的前段供氧,吸氣的后段和呼氣的時候不提供氧氣。這樣就可以實現節約氧氣,減少浪費。吸氣前段的氣流速度較小,相同時間內吸氣量少。如果采用脈沖供氧,高濃度氧氣在呼吸前段高速輸入,與吸氣前段較少量的空氣混合仍能保證較高濃度的富氧氣體進入肺泡囊中,與肺內的功能余氣量(約2500ml)混合,使肺泡氣中的氧分壓瞬間增加幾個毫米汞柱,而交換速度隨肺泡氣與血液中的氧壓差的增 大而急劇增加,這樣新鮮氣體進入肺內在10ms內就完成混合,0.3s就有大部分氧氣被交換,可以實現短時間內節流供氧,在減少氧氣產量的同時,保證了吸氧功能。
微型便攜
家用制氧機由于其體積重量較大,不便于出行旅游、散步的人攜帶。微型便攜式制氧機是一個新方向,如采用背包式、肩挎式,要求其重量減小到2kg左右。對于國內家用制氧機企業而言,面臨著技術上的挑戰和突破。
高度集成
家用制氧機目前采用部件組裝模式,氣路對產氧過程造成一定的阻力,增加了重量和體積,各部件之間很難保證氣密性,故障率偏高。將氣路集成,可以有效減小制氧機體積,降低噪音,避免部件組裝模式的缺點。同樣的,高度集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資金,研發成本巨大,對國內制氧機企業是不小的挑戰。
技術創新
家用制氧機普遍使用PSA制氧方式。未來在技術上很難出現其它制氧途徑能夠超越PSA制氧方式。但是隨著技術進步,效率更高的分子篩、體積更小,功能更強的壓縮機、IC的出現,使制氧機小型化,輕型化,低噪音,制氧效率更高成為可能。更先進的壓縮機控制方式可能得到應用。
返回列表